户县 陕西地方志

户县 陕西地方志 #

户县位于西安市东南部,南依秦岭,北临渭水,距西安市中心45千米。东以高冠河、沣河与长安区毗邻,西以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,南以秦岭分水岭与宁陕县接壤,北临渭河与兴平市隔河相望,东北与咸阳市秦都区相接。户县历史悠久,夏为有扈(hù)氏国,为夏之属国;商为崇国;周为丰京;秦共公二年(公元前607年)灭崇国设扈邑,孝公改“扈邑”为“鄠县”,以古扈国在此,“扈”与“鄠”通用而得名。2600多年来,户县虽隶属关系多有变更,但县名和县制相沿未改。1949年5月21日鄠县解放,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。1950年5月,鄠县属咸阳专区。1953年1月,鄠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。1958年11月,划归西安市人民委员会管辖。1961年8月,划归咸阳专区管辖。1964年9月10日,经国务院批准,将“鄠县”改为“户县”。1969年至1982年,户县属咸阳地区。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。2009年,全县辖镇11个,乡5个,旅游区管理委员会2个(涝峪、太平),村民委员会518个,社区居民委员会21个。总面积1282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38409.8公顷。常住人口56.77万人,总人口59.85万人(其中农业人口48.87万人)、17.87万户。男性31.18万人,女性28.67万人,男女性别比为109∶100。人口出生率10.9‰,死亡率5.44‰,自然增长率5.46‰。总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67人。县域内有少数民族19个,共668人。

黄柏水库建设场面

经济 #

户县自然条件优越,物产丰富,素有“银户县”之誉。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生产凋敝,经济萎缩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全县各行业蓬勃发展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。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96.7∶1.65∶1.65调整为1978年的26.8∶64.3∶8.9;2001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;2008年调整为14.4∶60.5∶25.1,第三产业的比重比1978年提高16.2个百分点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。1949年,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062.9万元,财政收入14.2万元。1978年,全县社会总产值40788万元,财政收入1102.1万元,支出1121.7万元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户县以发展经济为中心,实行改革开放,调整生产结构,发展多种经营,经济发展速度加快。1990年,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2487万元,国民收入41770万元,社会总产值156497万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1978年分别增长1.93倍、1.08倍和2.47倍。在社会总产值中,工业、农业、建筑业、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8.4%、14.5%、3.2%、2.1%和1.8%。地方财政收入3585.1万元,支出3659.3万元,均比1978年增长2.3倍。2008年,全县生产总值82.65亿元,比1949年增长310倍,按可比价计算,年均增长10.2%,其中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.5%、16.7%和10.8%;地方财政收入2.5亿元,比1949年增长1788倍,年均增长13.5%。

经济成分趋于多元化,经济发展的活力持续增强。户县非公经济的范围已拓展至国民经济的大多数行业。2008年,全县有个体经营者18111户,从业人员54058人;私营企业1441家,从业人员24385人;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的58.1%,比2000年提高13.1个百分点。非公有制经济正以年均15%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。

农业 #

户县自古农业较发达,但基础设施和耕作技术落后,产量低而不稳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,生产水平不断提高。1976年12月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,户县被评为全国大寨县之一。1978年,户县农业总产值8163.6万元,为1957年的2.8倍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户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调整产业结构,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服务业比例由1949年的91.32∶0.1∶5.9∶0.01∶2.67调整至2008年的65.1∶0.5∶25.4∶0.5∶8.5。从以粮为主向粮、果、菜、瓜发展。养殖业从一家一户的家庭养殖向规模化集约经营发展,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,经济效益更为优化。以西瓜、葡萄、桃、杏等优质设施果品和韭菜、大葱、食用菌、大蒜、辣椒等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以及渭河农业示范区、“户太8号”葡萄、“同兴”大棚西瓜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群形成。畜牧业发展成为陕西省瘦肉型猪和肉牛的主要生产基地。1990年,全县农业总产值增至32747万元,为1978年的1.7倍,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各业的比重分别为69%、0.7%、26%、4%和0.3%。2008年,全县农、林、牧、渔业总产值19.66亿元,是1949年的98.7倍,年均增长8.1%;粮食总产量35.63万吨,是1949年的6.5倍;蔬菜总产量22.4万吨,是1949年的15倍,年均增长4.7%;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76.6千克提高至379.9千克。全县猪存栏10.1万头,比1949年增长7.21倍;肉类总产量1.16万吨,是1949年的91倍,年均增长7.9%。全县奶牛存栏5915头,百头奶牛小区7个。

工业 #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户县工业以传统性手工为主,设备简陋,工艺简单。1953年,全县有手工业550户,从业人员1100人,资金19.52万元,产值66.43万元。1953年至1956年,完成社会主义改造,走合作化发展道路,工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。1957年,全县手工业合作组织发展至25个,产值99.18万元,利润10.94万元。1958年的“大跃进”运动中,全县先后兴办各种工矿企业1347家,从业人员4242人。但由于脱离实际,盲目冒进,不少企业停办。三年自然灾害期间,户县的工业发展有减无增。1963年,经过整顿,工业生产面貌有所改变。1965年,全县有工业企业25家,从业人员635人,工业总产值200.26万元,利润15.24万元。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开始以后,户县的工业发展徘徊不前。1976年,全县有工业企业21家,从业人员2564人,工业总产值1250.78万元,利润121.87万元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户县的工业获得较快发展。1983年,除中央、省属企业外,全县有工业企业147家,从业人员4389人;县属及县以下工业总产值6323万元,人均工业产值10225元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深入,特别是“十五”计划期间,深化县办企业改革,大力实施“工业强县”战略,突出培育产业集群,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全县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。化工、电力、机械加工、造纸、纸箱和医药等支柱行业初步形成。走园区发展道路是户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,户县于2000年建立西安沣京工业园,2001年3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。2008年,全县有工业企业1206家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69家(工业总产值60.43亿元),惠安公司、国维淀粉产值逾10亿元,大唐热电厂、惠大化学公司产值超5亿元;工业总产值138.72亿元,比1978年增长60倍,年均增长14.7%;工业增加值43.38亿元,比1978年增长23.9倍,年均增长11.3%;上缴税金3.45亿元,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5.5%;上缴地方财政0.94亿元,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37.5%,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者。

商贸业 #

户县历史上商业兴隆,清末至中华民国初期日趋衰落。1949年,户县有商业机构464个,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770万元,人均36元。1956年,私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,有公私合营商业78家、185人;合作小组90家、171人;经销代销店144家、183人。1958年以后,国营合作商业发展迅速,但农贸市场遭到限制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全县商业出现购销两旺景象。至1990年,全县有商业企业3210家,其中国营商业133家,供销社商业169家,集体商业93家,个体有证商贩2815家;从业人员8091人;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078.2万元,比1978年增长2.27%;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1187万元,比1978年增长3.27%;农村集贸市场17个,成交额6083.7万元,比1978年增长7.69%。2008年,全县有商业机构8265个,商业网点遍及城乡,是1949年的18倍,有限额以上商业企业7家。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.41亿元,比1949年增长316倍,年均增长10.3%;比1978年增长30倍,年均增长12.1%。人人家、海星、财富中心等大型超市及各类连锁店、专卖店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,全县商贸市场繁荣。

旅游业 #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户县不断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,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。朱雀森林公园、太平森林公园、千年古刹草堂寺、“天下祖庭”重阳宫、西安亚建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等景区,已成为西安近郊一条观光休闲旅游热线。朱雀、太平森林公园先后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,草堂寺景区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。“农民画”游、“农家乐”游成为新的亮点,东韩村被评为“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”。2008年,全县有旅游景点10个,“农家乐”经营户219户,全年共接待游客115.8万人,旅游业总收入9284万元。同年被评为首批“陕西省旅游强县”。

城乡建设 #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户县县城及秦渡、大王、祖庵、庞光等集镇建筑区面积1.716平方千米。仅有1条沙石路通往西安,且只有畜力运输。1956年,国家建设了西(安)余(下)铁路,20世纪60年代始有沥青路。1977年,户县修筑了8条东西走向和9条南北走向的骨架路,形成以县城为中心,辐射农村、通达省市的纬八经九的17条棋盘式道路网络,班车通达各乡、镇。改革开放以来,全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,1983年,县城及秦镇等5个集镇建成区达9.703平方千米。相继改建了南大街、西大街、北大街、环城路,拓宽改造了草堂路、明道路、娄敬路。建成宽60米、长4.8千米的人民路,将工业重镇余下镇和县城连成一片。吕公路、东城路、渼陂路铁道立交、人民广场、长虹广场、余下文化宫广场、古槐广场、文庙广场等相继建成,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。2008年,城区面积扩大至35平方千米,城镇化率达43.2%。

横穿东西的西(安)汉(中)高速公路(户县段)和省道107环山旅游一级公路(户县段)先后建成通车,拉近了户县和中心城市的距离。2008年,户县辖区内除西余铁路承担重要物资运输外,公路网络四通八达。全县各乡、镇均修筑了沥青路或水泥路;90%以上行政村的街道均为水泥路面,班车通村率100%。全县有客运车辆200多辆,货运车辆1000多辆,2个出租汽车公司拥有出租车200多辆。

教育 #

户县自古教育发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户县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,教育质量不断提高。1949年底,全县有师范(省属)1所,学生350人;中学(省属)1所,学生685人;完全小学23所,初小161所,学生13866人。1963年,户县开始全面贯彻《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》和《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》。同年,全县有完全小学94所,初小233所,在校学生49973人,占学龄儿童的97%;完全中学2所,初中8所,在校学生4694人。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中,学校教育遭到严重摧残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户县狠抓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,教育事业持续、协调发展。1978年,户县第二中学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,同时户县确定县级重点中、小学6所。1984年普及初等教育达到部颁标准。1986年10月,户县被中共中央宣传部、国家教育委员会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“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”称号。1988年12月,户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“普及教育先进县”。1990年,全县有普通中学63所,在校学生28213人;职业中学4所,在校学生1290人;小学291所,在校学生58915人。学龄儿童入学率98.87%。幼儿园4所,入园幼儿1125人;小学附设学前班271个,学前儿童10364人;聋哑学校1所,学生47人。成人教育也有了较快发展,全县有职工学校13所,乡、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1所,农村企业及村办农民文化学校169所,社会团体及个人办学29所,教师进修学校1所。全县有教职员工5707人,其中民办教师1773人。1996年底,户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陕西省人民政府验收。1998年,西安惠安中学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。2004年,经省、市教育部门考评验收,户县第一中学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,户县第二中学晋升为市级重点中学,户县第四中学和户县第六中学通过市级标准化高中验收,并授予北关中学省级示范中学称号。2008年,全县有各类中、小学217所,中、小学在校学生8.6万人,中、小学教职员工6160人,专任教师5617人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.9%;辖区内有3所大、中专院校。1978年以来,户县累计向高等院校输送大专以上学生6.7万人,其中大学本科4万多人。医疗卫生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,户县仅有1所设备简陋的卫生院,13家私人诊所,240多名个体行医者,农村缺医少药,群众看病困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户县卫生院改名为“户县人民卫生院”,有医护人员20多名,简易病床8张。1953年,个体医生被组织起来成立联合诊疗所。至1957年,全县先后成立41个联合诊所,分布在城镇和较大的村子。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,全县8个人民公社中除涝峪外,城关、涝店、祖庵、余下、太平、秦渡和大王7个人民公社均成立卫生院,各人民公社管理区共设立22个卫生所(原联合诊所经过合并、转交,成为所在人民公社的卫生院或卫生所),有卫生技术人员118人。1961年,人民公社区划调整,全县8个人民公社划分为21个人民公社,将原有的7个人民公社卫生院改为中心医院(1971年改称“地段医院”,城关卫生院于1981年10月9日改建为户县中医医院),将原人民公社管理区的22个卫生所合并成立14个人民公社卫生院。1962年,户县人民卫生院改名为“户县医院”。1965年,全县各生产大队兴办卫生站184个。1970年,在全县范围内普及合作医疗事业。1976年底,全县484个生产大队均实现了合作医疗,有“赤脚医生”1311人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,原来的合作医疗组织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,不少合作医疗站一度陷入瘫痪。1982年,全县对原合作医疗站推广集体或个人承办的办医形式,至1983年底,全县有生产大队卫生室(站)480个。1990年,全县有乡、镇以上医疗机构62所,病床995张,卫生技术人员1045人。村级卫生机构563个,卫生人员707人。私人诊所医生140多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过的天花、疟疾、黑热病、梅毒、麻疯病、地方性氟中毒、地方性甲状腺肿大、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得到彻底消灭或有效控制。2008年,全县拥有各类医院、卫生院29个,医生839人,病床1712张。民办医院规模不断扩大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基本覆盖了城乡各个区域,服务能力不断增强,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7.9人。社会保障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户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民生政策,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2008年,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9349人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3995人、城镇失业保险30001人、城镇工伤保险9109人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64148人,参加率96%。农村参加养老保险27336人。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居民29374人,发放低保金2805万元。

人民生活 #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户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,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。2008年,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021元,是1978年的23.4倍,是1949年的45倍。农民人均纯收入4408元,比1978年的98元增长44倍,年均增长13.5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6元,比1985年的696元增长15.52倍,年均增长13%。

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升。2008年,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9090元,比1985年增长13.2倍,年均增长12.2%;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561元,比1985年增长11.4倍,年均增长11.6%。营养丰富的肉、禽、蛋、奶和水果等食物消费量不断增多。

居民储蓄逐年增加。1950年,居民储蓄仅1.3万元,人均仅6分钱。改革开放初期,居民储蓄余额1415.2万元,人均储蓄30.97元。2008年,居民储蓄余额61.46亿元,人均储蓄10327.7元,是1978年的332倍。